主页

我所经历的旧时年俗

时间:2021-02-06 15:52   编辑:茌平县社会组织联合会   来源:茌平区新媒体联盟 点击:


2020年12月30日,副教授《我所经历的旧时年俗 》作者高廷伦在工作。
 
        农历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,俗称为岁尾,有腊冬、残冬、穷冬、腊月、冰月、余月、极月、清祀、冬素、大吕等30多种称呼。其中,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“腊月”。腊月是一年的岁尾,正值寒冬。这时冬季田事告竣,故有“冬闲”之说。农事上是“闲”了,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,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。春节,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中最为隆重的一个节;而腊月,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,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。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,然后人们要祭灶、送灶、供新灶、蒸枣窝窝、打年糕、蒸馍馍、扫房、请香、封印(诸如商铺暂时关门停业及年前不再做而暂停暂撂下的事)、写春联、办年货、炸年供,直到除夕夜。广义地说过年,应该从腊月二十三“过小年”开始,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,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。而过去一些官宦人家,甚至还有拖至二月二龙抬头”那天过年才算结束,从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中就可看到。
过年,对于大御路沿途人来说是极富有魅力的。为了过好年,大御路沿途人民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诸多准备。人们要忙着对保佑、赐福于他们的神祇、祖先有个交待;要对一年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;要对亲戚、邻友、同僚给以节日的慰问,以使今后能更好地相处。对一年来的家庭事、个人事都要加以总结,以使在新的一年里,个人能更有进步,家业更加兴旺。这一切的准备时间通常都在腊月。
       我1937年出生,今年84周岁,历尽民国时期,建国后至今的春节习俗。春节,俗称年下。小时盼年下,一到年下是小孩们最开心的时刻。一进腊月门,人们便一门心思地为过年操心费力。男人们跑前跑后,碾米磨面,赶集上店,称盐买菜,易猪买羊,筹备年货和过年用品。女人们刚拆拆做做、洗洗浆浆、缝缝连连,为全家人准备过年新衣、新鞋、新袜,以在过年时迎亲访友。腊月初八,早上早起,在太阳未出山前腌制好腊八蒜,以备过年和年后客人吃饺子时沾用。从腊月十五始,大人就近赶集制备年货,孩子们则跟了大人赶集凑热闹,女孩子们则趁机给大人要钱买花戴到头上,这叫赶花集。腊月二十前后,各家都要碾米、磨面,那时碾米、磨面,多数人都没有牲口,石碾、石磨都用人推,碾米、磨面的任务多在妇女身上,碾米磨面时又添粮食,又推碾磨,又要筛面,着实忙不过来,所以,小孩子们便都成了奶奶和母亲的小帮手。小时候我就是这祥的小帮手,帮母亲碾米磨面。
        腊月二十三,俗称小年,小年下,小年节,过小年。这一天,全家男女老幼都得忙活。这天妇女忙于做年糕、蒸粘米枣窝窝、蒸馍馍、蒸包子。这天辞灶送灶王,灶王又称“灶君”“灶王爷”“灶君司命”“灶君公”“司命真君”“九天东厨烟主”“护宅天尊”,全衔是“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”。供灶君是民间五祀之一,和门神、井神、厕神、中溜神(人所托处,土地神和宅神)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,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,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,赐于生活上的便利以外,灶神的职责,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。灶神左右随侍两神,一捧“善罐”,一捧“恶罐”,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,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。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,就是灶神离开人间,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,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。灶王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。送灶王时让灶王吃糖瓜、吃年糕、吃粘米枣窝窝,粘上灶王的嘴,让它“上天言好事,下地保平安”“吃甜甜,说好话”“好话传上天,坏话丢一边”。也有人用酒去涂灶君,称之为“醉司命”,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,让他醉眼昏花,头脑不清,以使上天后少打几个小报告。送灶王时还要供上用秫秸扎成的灶马、灶鸡,让灶王爷骑马上天,一路顺风,大吉大利。供品摆好后,先烧香叩头,然后把旧灶神像揭下来烧掉,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,意思是让灶王爷喂马用,所扎灶马、灶鸡等要一并烧掉。这时一家老小都要跪在灶王像前边磕头边烧。同时老年人还口中念念有辞:“灶王、灶王,你上天堂,多说好,少说歹,五谷杂粮全带来。”有些盼望生儿育女的则念道:“腊月二十三,灶王上西天,多说好来少说歹,马尾巴带个胖小子来。”正月初四(也有在除夕夜)把众神接回来,这叫“接灶”或“接神”。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,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即可。
       辞过灶王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四,是整新装迎新年的日子,也叫打扫日。这一天男人都忙于大扫除,小孩子也不例外。我很小时大扫除以我父亲为主,我八九岁时(1946年前后)就挑起了大扫除的大梁。每年腊月二十四这天,早饭后开始,打扫一整天。最难打扫的是厨房,因那时还没有煤炭,更没有电,做饭烧水都用柴禾,常用的是谷草杆、秫秸杆、棉花柴、茬子头、树叶子等,烧起来火大烟浓,刺眼呛人,那时没有通风设备,浓烟全在房内打滚翻腾,渐渐地浓烟和着尘埃都沾结在墙上、窗上、门上、屋顶的梁上、檩上、苇薄上,-年下来,不要说灶门脸是黑的,整个厨屋都是黑的,没有-点不是黑的,进了屋便是黑洞洞的,梁、檩、苇薄上的黑泥块时不时地掉下来,砸到人的身上,头上,有时掉到饭碗饭锅里。我在打扫厨屋时,事先把屋内的坑席衣被、盆盆罐罐、水桶饭锅、厨柜什物等统统搬运到室外天井中,将厨屋腾空后,再用布包上头,找块破包披在身上,拿上大扫帚进屋扫房。先扫房顶,梁、檩、苇薄上的黑泥块,扫帚一扫,黑泥块便噼里啪啦地砸将下来,我顾不得这些,就闭了眼猛扫,不敢停点,几口气打着接力不停地扫,先把房顶扫完,才松下一口气来。稍停片刻,便又挥起大扫帚扫黑墙,扫门窗,屋内旯旯旮旮都要扫干净,连土墙根都要用地笤帚扫干净。为使屋内飘散着的尘埃快快落地,就抱上-把麦秸草点火熏一阵,屋内飘散着的尘埃渐少,我就把落在地上尘埃仔仔地用地笤帚扫成堆,再用柳条篮子提到牛圈里,以备垫圈积肥用。屋内打扫干净后,再把搬运到室外天井中的物件擦洗整理好后,-件件小心翼翼地搬回屋内,进行调整安置,处处顺心合意后,厨屋才算打扫完毕。扫完厨屋后,再扫其他所有房屋,再扫天井当院,一直扫到大门外的大路边。弄得合家处处干干净净。这叫扫穷气,扫晦气,扫掉一年的不顺心,不合意之事,并以全新的面貌迎新春,过新年,以示来年的风调雨顺。也许新春”“新年”一词就源于腊月二十四的扫旧彰新吧!直到今天,年底大扫除的习俗依然延续。现代人,在农村已多住平板房,瓷砖地面,玻璃门窗,天然气做饭取暖,城市人住楼房,年底大扫除时,常常顾上家政人员扫洗,扫洗时不再用大扫帚,地笤帚,柳条篮子之类,用的是电动吸尘器,新式擦洗用具和擦洗方法,快捷、省力、干净、利落。
       腊月二十三辞灶之后,诸神上了天,地上的人们就没有神管着啦,就无禁忌无束缚啦,嫁娶不用看日子,天天都可以,这叫“乱岁”。这几天,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大年了。俗话说:“辞灶辞灶,新年来到,闺女要花,小子要炮,老太太要个黑手帕,老头子要顶大毡帽”。说明新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。腊月二十三以后,大人、小孩都要洗浴、理发。中国民间有“有钱没钱,剃头过年”的说法。过了小年,人们开始陆续置办年货,在腊月二十六日前年货基本准备齐全。在这几天中,小孩子们常常跟了赶集上店置办年货的大人们去赶花集,趁热闹,这几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畅玩的几天。赶花集时,男孩子给大人要钱买爆丈,买扑拉筋,女孩子给大人要钱买花,戴到头上,如果大人们手中宽绰点,还给孩子们买糖牛(红糖加糖稀熬制后,切成手指肚大的块),买个包子或买个烧饼吃,这是大人们赶集时对孩子们最大的犒赏,也是孩子们跟大人们赶花集时最渴望的心愿。“二十七八炸年供”,这是民间的常规,在这一天,民间几乎家家开炸动炸锅。先说动炸锅,在新中国建国初和建国前的几百年,以至几千年时期,由于社会不发达,民间穷苦,普通老百姓人家合家一年到头吃不上三到五斤油,一般的菜蔬上该不上一滴油,只有来了客人或包饱子水饺时才沾上点油的边边。吃香油时,把筷子伸到香油瓶子里稍微沾一下,用沾过香油的筷子调调菜,就算吃上香油啦,有时在用筷子沾香油时生怕沾的深,带出的香油太多,就在用筷子沾香油时事前把筷子在水里沾一沾,让筷子带上水后再把筷子伸到香油瓶子里沾香油。所以旧时只有遇到特大喜庆,婚丧嫁娶,贵客(新女婿)到来时才动上炸锅,炸藕盒和绿豆丸子之类,并借油锅炒一两个菜。所以,在乡间平时很难闻到油炸味,如果有一家偶尔动了炸锅,四邻八家都能嗅到炸锅味,这时,在街道上行走的过路人会惊奇地大喊:“好!是谁家动了炸锅啦!”因此,动炸锅在民间是个大动作。再说炸年供,二十七八动炸锅炸的食品不是炸给人们吃的,而是专为过年摆供桌用的。在炸出第一锅时,先把炸品用筷子拾到碗里,碗上放上筷子,恭敬而虔诚地双手捧着,先供给天地吃,再供财神爷吃,供给灶王吃,供给先祖吃,然后由家长拿起一个炸品咬一口,尝尝咸淡,把剩下的一小口递给口涎欲滴的在灶下烧火填柴的孩子吃。那时的炸品很简单,一般只炸藕盒、茄盒、咸跋鱼、绿豆丸子之类,殷实人家把肉切成长条,沾上面糊炸,叫作松肉。在炸年供结束后,把炸锅内剩下的油用勺子舀到油罐子里,并借机在沾了油的锅里炒个醋溜白菜,把沾在锅上的油使用干净,把醋溜白菜再用碗盘盛上放好,以备过年摆供桌用。所以,腊月二十七八动炸锅叫“炸年供”。“二十七八炸年供”,是大御路沿途民间延续了上千年的习俗,至今昌盛不衰。
        腊月二十九早饭后,男劳力领了孩子们到松林里砍松树枝条,带回家后把大松树枝条分拆成小松枝,再用麻批细绳把几个小松枝条绑成松枝条把,松枝条把上留有小圈套。然后再把家中每个房门门旁土墙上砸上木橛,在每个木橛上都挂上松枝条把,院子内的树上,粮囤上,水缸上,牛槽上等也都挂上松枝条把,以备过年插香用。再一个就是绑天灯,天灯即高灯,在院内的旁房屋檐下刨坑栽一根一两丈高的大木杆子,杆子顶部扎一个三角架,三角架用松枝装扮起来,三角架的前端拴一个铁环,铁环内串一根绳子,绳子-端挂一个红灯笼,灯笼内插上腊烛,以备点灯。点天灯时,打开灯笼,用火柴点上腊烛,那头把绳子-拉,灯笼就升到天灯杆子顶端,照亮整个宅院,这叫高灯下亮,吉星高照。
      腊月三十,是一年的末尾,一年的最后一天。这天,要早起打满一缸水(旧时,人们都吃井水,用桶把水挑到水缸里备用),抱足三日柴。柴多是豆秸、芝麻秸,有“芝麻秸,当大官;豆秸棒,年年旺”之说。这天,早饭前要先放一挂鞭炮才能呓饭。那时鞭炮很简单,很短,只有十九头,其中还有-头不在编,不出响的,噼里啪啦一会就放完。早饭后,一家男女则有明确分工,女人准备年终午饭,下午包水饺的馅菜,并事先揣好水饺面,让面先醒着点,下午包水饺时醒面软和,好捏好使。男人则着手把年用的碗盘碟子、盆盆罐罐、茶壶茶碗、酒壶酒盅等全部搬出来,进行彻底的洗刷,并存放于碗橱柜中,或置于相应的托盘上,以期备用。然后将条山几,八仙桌擦拭干净,并于桌前围上绣花干净的布面桌围。请出中堂挂于条山几,八仙桌正中墙上,两边分挂卷轴联若干幅。于中堂下方条山几上列摆先人谱折子,并按序摆放筷子。先人谱折子前再按次序请先人主盒,先人主盒上也按序摆放筷子。条山几下八仙桌上供上五个食菜碗,中间一个供海碗,食菜碗两边各供一个红顶馍馍盘。五个食菜碗前再供四个菜盘。四个菜盘前再供四个果碟,四个果碟内分放四种糖果。四个果碟前供三个酒盅,旁有一把酒壶,三个酒盅前便供三个茶碗,旁有一把茶壶。三个茶碗前便是一个香炉,香炉两边的桌子角上分别供有插看红腊烛的烛台,烛台内边放有柱香和火柴,以备上香、点腊、烧纸之用。供桌前放-火盆,供烧纸之用。火盆前置蒲敦或草垫,以备磕头时用。年供桌子,俗称家堂桌子,家堂桌子两边各放一把太师椅或直背椅子,太师椅和直背椅子两边放置条凳之类的坐位。家堂桌子摆好后,已近中午,家庭主人或打发孩子去请爷爷奶奶,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,回家吃年席,回家吃年饭。我小时常跟了父亲去请爷爷奶奶,懂事后我便独个儿去请爷爷奶奶,我先在家堂桌子上的香炉内供烧三柱香,到蒲敦或草垫上磕四个头,再点燃三柱香,拿上火柴和三五个炮丈,到村外路口或到祖坟前去请,先放炮丈,再口中念念有词道:“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啦!”然后捧了三柱香,引领爷爷奶奶回家。来到大门口又念道:“老爷爷老奶奶回家过年了,请门神让路。”回到家堂桌子前,将三柱香插到香炉内,再到蒲敦或草垫上磕四个头,爷爷奶奶就算请到家啦。请爷爷奶奶进家后,大门口放置拦门棍,以防邪魔鬼祟入宅。并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,叫做“撒岁”,意思是为财神和祖先备料喂马,人走在上边谓之“踩岁”。从这时起到送走爷爷奶奶,家堂桌子两边太师椅或直背椅子就是爷爷奶奶的坐位,别人不准坐。到三十晚上,家人可坐在条凳之类的坐位上,陪爷爷奶奶说话聊天。
       腊月三十中午饭前要放鞭炮,然后吃饭,旧时腊月三十中午饭多是喝白菜粉条菜,粉条菜上放上一两片藕盒和肉片(旧时吃藕盒都是把藕盒用菜刀一切四瓣,一小片一小片地吃,有客人来了也如此),这叫菜盖帽,藕盒和肉片不让多吃,多吃也没有,以吃馒头为主,在一年中一家人能呓顿这样的饭菜很不容易。旧时一家人过三十,从不喝酒,不像今天这样成席摆宴。午饭后,一家男女又有分工。男人熬浆糊,贴对联,福字。“福”字时倒着贴,路人一念“福倒了”,也是“福到了”。后来民间还有将“福”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,图案中有寿桃、鲤鱼跳龙门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等。再说对联,对联又叫年联、春联、春贴、门对,它以对仗、工整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,抒发美好愿望,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是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。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字的时候,就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而合心意的红春联贴在门上,辞旧迎新,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。春节普天同庆,所以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,猪舍,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,寓意六畜兴旺,格式一般是“鸡鸭满圈”“牛羊成群”“六畜兴旺”,院子里的大树贴上“树大根深”,院子里的墙面贴上“春光明媚”,家里靠炕的墙上贴上“幸福健康”,厨房里贴上“勤俭节约”等。说起春联,它起源于周代(公元前1046年至前256年)悬挂在大门两旁的桃符(驱邪的桃木板),百鬼所畏。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题云: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。春联都用红纸书写,红底黑字,稳重而鲜艳。红色又有吉祥,避邪的意思。到了明清时期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开始盛行于民间,直到今天继续衍用,过年对联,福字仍盛行于民间。
       腊月三十午饭后,女人便着手忙于包水饺。晚饭吃的水饺多是猪、牛、羊肉白菜馅的(旧时春节间没有韭菜),水饺馅由主妇细切精调,反复嗅闻,舌啧品尝而成,十分精致。然后揉面擀皮,巧手拿捏,元宝状的饺子,整齐有序地排放于黄白而洁净的秫秸杆制成的盖垫上,看上去,如同一枚枚金元宝陈列于银盘上,又如一件件精致艺术品展现于博物馆的展盘上,让人眼馋心驰,赏心悦目。初一早晨吃的水饺多是素馅的,因大年初-早晨吃的水饺是新一年的第一顿饭,吃素馅水饺示着新一年中全家素静,不出灾祸事,素馅水饺还赏给出嫁的闺女吃,让出嫁的闺女也获得一年的全家素静。包捏初-早晨吃的水饺时,盖垫上撒上些面,以防时间长些水饺和盖垫粘结不好拾弄。在包素馅水饺时,主妇有意把一枚制钱包在水饺里边,初-早晨谁吃到它谁就在新的一年里有福有财,如果第一口就吃到了这个包有制钱的水饺,就示着这人在新的一年里福大财广。也有包上糖块的,初一早上谁吃到它,就兆示这个人在新的-年里会过得甜甜蜜蜜。还有的包花生、枣子、栗子,主要用意是祈求早生贵子,人丁兴旺。初-早晨吃的水饺包完后,为防水饺干裂,水饺上面就盖上一层纸或布片,为防鼠害就把饺子放在高处,又在地上撒些五谷杂粮让老鼠吃,不祸害饺子。
       说起水饺,它源于古代的角子。饺子原名“娇耳”,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,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。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名目繁多,古时有“牢丸”“扁食”“饺饵”“粉角”等名称。三国时期称作“月牙馄饨”,南北朝时期称“馄饨”,唐代称饺子为“偃月形馄饨”,宋代称为“角子”,元代和明朝称为“扁食”,清朝则称为“饺子”。饺子又取“更岁交子”之意,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。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。
       年三十到晚饭时分,开始用大铁锅煮饺子。同时,孩子们都到院子里拉鞭炮,这一晚的鞭炮是高档一点的,二十五响。还放几个大雷娃,即比一般鞭炮高一点,粗一点,装的火药多一点,响声大-点的不编挂单个卖的特殊鞭炮,因响声过大震耳,我在点大雷娃时,点燃后常常跑到十几步外,双手捂了耳朵看。有时奶奶给孩子们打谜语时就说:“一个娃娃四指高,咳嗽一声没有了”,孩子们会立时回答:“大雷娃!”就是这种鞭炮。在吃饺子前,先要到家堂桌前点腊烛,让家堂桌子上明堂腊烛,还要上香、烧纸、磕头,并先盛上两碗饺子哄上家堂桌子。还要盛上-碗带汤的饺子,摆上筷子,用手端着去供天、供地,到所有挂有松枝条把的地方上供。因为人们都认为挂有松枝条把的地方都有一尊神在那里供职,都应当受尊重,吃年供。在这同时,要点燃天灯拉上去,照亮整个院子,还把每个屋子里的所有灯都点上,并提上明亮的红灯笼满院里转一圈,照亮满院里的旯旯旮旮,旧时人们都认为妖魔鬼怪都躲藏在黑暗处,害怕光亮,用红灯笼一照,它们都吓跑啦。孩子们放完鞭炮上完灯,回到橱屋里,大铁锅里的饺子也煮熟啦,一碗一碗透着肉香,惹人馋涎,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摆上了餐桌,开始饺子太热,孩子们就都边用嘴吹着冷气,边嘶嘶哈哈地小口吃饺子,一会饺子凉下来,孩子们便都狼吞虎咽地吃超来,记得我七八岁时就能吃两大碗。吃完饺子,还要喝上-些面条,大人会告诉孩子们说,饺子是一年的操劳成果,一年的积攒,是金元宝,银克子,面条是钱串子,银链子,金元宝和银克子要用钱串子穿起来,用银链子链起来,入仓保存。
       吃完饭后,一家人就都坐在家堂桌子旁边的条凳上,围着家堂桌子说话啦家常,陪着爷爷奶奶聊天,一直延到三更时分,这叫守岁。除夕是腊月最后一天,三十晚上叫除夕、大年夜、大节夜、大尽等。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。俗话说: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”就是这个意思。在守岁的空间,还要到院子里去兆挺(兆厅,照厅,照挺),即把事先捆好的一捆谷草秸秆立在院子中间,从顶部点燃,谷草秸秆点燃后会把院子照得更亮,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,人们看火光,听声响就可预示来年的运气如何,兆示来年的吉凶祸福。点燃的谷草秆在燃烧中常有偏歪、偏倒的,谷草秆倒向哪个方向,那边地域明年就是好年景,如明当地有灾,就可到谷草秆倒的方向去逃难。如果谷草秆燃烧后没有偏歪偏倒,而是坐、坐化于原地,人们就会欢喜雀跃不已,欣喜若狂,因这预示着明年当地就是好年景,就风调雨顺、无灾无祸、鸡鸭满圈、牛羊成群、六畜兴旺、五谷丰登、人烟兴旺。
       大年初一,是正式的春节。过去称元旦、元日、元正、元辰、元朔、正旦、正朔等,有30多种名称。严格地说,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。腊月三十晚守岁到三更,大年初一起床在五更前,家家户户要早起,大人孩子一个不拉,都要赶在五更头前起床,谁家起的早,谁家就有福气,这一年就交好运,所以乡亲们都比着早起。这-天,大人孩子都换穿新棉袄、新棉裤、新棉鞋、新袜,梳洗打扮,一切从新,焕然-新,这就是大年初一是新年的来历,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。说起换新棉衣,因旧时穷,一般人家吃饭穿衣都很困难,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,囤里无粮,锅里无饭是常事,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是好人家,遇上灾荒欠收年,讨荒要饭,卖儿鬻女,因冻饿而死于荒野路边者比比皆是。所以,普通人家冬天能有件棉裤棉袄穿是很幸运的事。那时穿棉裤没有内裤和裤头,穿棉袄没有内衣内褂,都是棉裤棉袄靠身穿,上下只有-件,从初冬穿起,整个冬天没有替换头,再加上没有洗澡条件,还要下力干活出汗,拾柴拉火,无法讲求卫生,时间-长,棉裤棉袄上就生了虱子,咬人痒了就用手搔挠,皮肤搔挠红啦,搔挠破啦,就生了疥,生了疮,没钱治,只有干受。那时候,不要说穷人和普通老百姓生虱子,据说皇帝,皇太后,皇妃也生虱子。所以,大年初一过新年,大人孩子都换穿新袄、新裤、新鞋、新袜,是人们最盼望的时刻,是孩子们盼新年的主要原因,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天。人们起床后,先在屋门后里支上三块砖,点了脱了粒的高梁秫秸穗,用水舀子温了水,倒在脸盆里洗手净面。洗手净面后,男人们就忙于上灯,先点燃家堂桌子上的腊烛,这叫明堂腊烛,再点拉天灯,点燃门灯,点燃各屋的所有的灯烛,再点上灯笼打着去照一照院内的旯旯旮旮,通个院子都要照-照,亮一亮。上完灯后便是上香,先点上三柱香插在家堂桌子上的香炉内,在家堂桌子上的火盆内烧纸,再跪上团垫磕头,然后挎了纸篮子到全院所有挂有松枝把上上香烧纸,-处不能拉下。洗手净面后,女人去厨房煮水饺,先把三十下午包好的水饺盖垫上的盖纸掀掉,往锅里下水饺时要从盖垫的外圈向内圈拾饺子,盖垫中间的两圈饺子不能下干净,要留到盖垫上,这盖垫相当于粮仓,大年初一头一顿不能把粮仓清干净。水饺煮好后,则把水饺用笊篱捞到锅篦子上,盖上锅盖保温。先盛上三碗水饺供上家堂桌子,再端上一碗供天、供地、供灶王、供财神、供门神、供仓神,水缸、牛槽、院内树等都要供,让各路神灵都吃上年饺,祈望各路神灵在新的一年里给家庭带来好运,添福增寿。罢上供后,再放炮点鞭花,这时点放的鞭炮档次要最高的,兆示一年的开始就火爆,就兴隆。鞭炮放过后,一家人便围坐一起吃年饭,香喷喷的饺子,沾上酸溜溜,辣酥酥的腊八蒜,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,满口溜香,大口小口地吃,没饥没饱地嚼,不住点地咽,一碗又一碗地盛。这时,父母不停点地告诉孩子:“不能把碗里饺子吃光,每碗要剩下两个!”因为大年初一头一顿饭,若把碗里饺子吃光了,这一年到头就没有饭吃,不吉利。
       吃罢年饭,便要拜年啦,全家人都要给家堂桌子上的爷爷奶奶磕头,接下来是晚辈给长辈磕头,有时父母对儿女说:“一年就该你一个头!”就是指这-个头。这时,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,即“压岁钱”。这一切进行完后,天还没有亮,接下来便要串门拜年。先要在家堂桌子上烧上三柱香,再点燃三柱香拿在手里,在团垫上磕了头,带上懂了事的孩子,先到支分近的老人家给老人拜年,见了老人先问“起得早啊,新年好啊”,然后把三柱香插到老人家家堂桌子上的香炉内,表示我带了自家的老人来拜年啦,说罢便倒地向家堂桌子上磕头,再点上三柱香,带上自家的老人们串第二家,第三家等。近支串完后,便不再点香,开始全村性的大拜年,要各家都到,要在街上遇到啦,老远就喊“拜年啦!”如遇到的是长辈,不管是土地雪地,便要跪地磕头。拜年活动代代流传,是因为通过拜年活动可以改善和加深族人、庄乡、邻里之间的感情,消除隔阂。特别是在农村,如两家有过小磨擦,谁也不理谁,通过春节拜年,叔叔大爷的一喊,小矛盾也就解开了,以此相亲相近,团团结结,和和睦睦,亲亲热热地相处往来。
        拜完年后,各回各家吃午饭,午饭除了饭前放鞭花和上供外,其他讲究少了许多。初一下午(有的初二上午),送爷爷奶奶,有时由大人送,也有时由已懂事的孩子送,送爷爷奶奶时,一家的长者,点上三炷香,在祖先各牌位面前照一下,然后在供桌前烧纸叩头。这时,年少者将各门上的拦门棍拿开,长者口中念叼着:“爷爷奶奶,祖宗三代,年过完了,送您回程。”年少者则拿好香、纸、水饺、糕点、鞭炮等供品,还要用壶或瓶子,特地带上水饺汤,陪长者一直到陵地里。在每个坟头上都烧香烧纸后,将水饺汤浇祭在地上,放一挂鞭炮,就算把祖先们又送回陵地了。
       送走爷爷奶奶,便收起家堂桌子上的盘盏供品,有的家庭中堂挂轴,谱折谱主,香炉烛台等保留到元宵节,也有保留到二月二的。大年初-这一天忌扫地,因为家家都供着天地神灵或祖先的牌位,扫地会尘土飞扬,脏了神灵或祖先的脸,而且笤帚也要放好,别让人看见;妇女忌动针线,忌洗衣服,这两项一直忌到初五日。这一天还忌吃荤,吃荤一年不素净;忌打人骂人,不说脏话等等。这一天,家养的鸡、鸭、鹅、羊、猪等都要圈好,说是怕这些动物弄脏了年或搅乱了年。另一个原因也是怕放鞭炮,惊的鸡飞羊跑,满院不安宁。还要把狗拴好或关起来,拜年的人多,别咬了人。
         民间在除夕晚上,初一五更至太阳出来之前,堂屋和各屋内的灯,院中的灯和灯笼都必须点亮,为各路神灵照路,这期间,有些邪煞野鬼也常出来活动,但它们怕光怕亮,由于家内户外的灯都点亮啦,没有黑旮旯,-些妖魔鬼蜮就无处藏身,一家人就常年平安康健。正恩如此,初一五更起来后,如要上厕所,不能去露天厕所,如急需大小便,可在牛屋羊圈内进行。初一太阳出山前院内不能泼脏水,一怕脏了爷爷奶奶的衣物,二怕冲撞了各路神灵,再者,水即财,泼即丢,泼水即丢财,大年初一就丢财,不吉利,如有脏水,如便盆,刷锅刷碗水等要等到太阳出山后才能再泼。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吃的素馅饺子,当娘的必须给闺女留一些,闺女来了让闺女吃,闺女吃了一年都素净。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,对于不能吃饭的病人,小孩,在远方没有归家的亲人也要摆上碗和筷子,拾满水饺,让他们-年中都有饭吃。
       自初二这天,串亲访友活动就开始了。俗话说,“五里不同俗”,特别是新婚夫妇,多半是在初二到岳母家去看望岳父岳母和长辈,给岳父岳母和长辈拜年。也有的在初三到岳父岳母家去看望岳父岳母和长辈,给岳父岳母和长辈拜年。还有好多地方在初二这天为逝世未过三年的人上坟,初二这天是上坟的日子。又有“初二初三看丈母,初四初五看姑母”之俗。
      初五日,称为“破五”。这天要包饺子、洗衣服,年除夕和年初一换下来的衣服都要等到这天才能洗。此后,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,所以叫破五。但这一天一般不走亲戚。也有在初五这一天不准用生米、生面下锅。还有的在这一天,常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。这一天天还未亮,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、烧纸、磕头,接着把神祖牌位收存起来,鸣放三声“炮”后,全族男人带着香、纸、鞭炮前去上坟。也有的在除夕日把剪刀用布包好或用线缠住,放在床铺底下压起来,到初五这天才拿出来,叫做“破五日。还有的地方在初五日这一天各家各户包饺子,把包饺子称作“捏五”。还有的地方在初五日这一天有送穷的习惯,称作“送五穷”,五穷又称五鬼,即指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。这天,人们用放鞭炮的形式来“赶五穷”“打五穷”,人们称之为“打穷气”。在城镇经商的家庭中,则把初五这天定为财神生日。这天,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,人们鸣放鞭炮,祭祀财神,全家都吃象征金元宝的水饺,希望生意兴隆,财源茂盛。正月里前五天禁忌很多,主要有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,因刀剪属凶器,动之不吉;初五之前的食品要在除夕之前做好,这叫“年饭”。“年饭”多而杂,什么都有,到底有多少样,那样有多少,自己也说不清,所以有“年下的干粮没有数”的俗语。年饭可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,可好可差,但葱、芥、蒜、韭、辣椒这5样生拌凉菜必须要有,这叫“五辛盘”。农村中在除夕和元旦必吃生蒜,说是“一年啦,谁不算算。”不许扫地,扫地只能从外往里扫,更不能倒土,传说,初一地上有元宝,扫地倒土把元宝倒掉不吉利;切忌打坏碗盘家什,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,在场的大人马上说声“岁岁平安”。
        初七日称为人日。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东方朔在《占书》中说,正月一日为鸡、二日为犬、三日为猪、四日为羊、五日为牛、六日为马、七日为人、八日为谷。初七为人日的由来已久。唐代称为“人胜节”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说:“正月七日为人日,以七种菜为羹。”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。因此人们多在这天中午吃面条来祈求人们的身体健康。也有的以这一天的天气阴晴来占验本的年景好坏,是收庄稼还是收人。人日这天,妇女忌讳作针线。有“人日作针线,专扎婆婆眼”的俗语。
       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元宵节,家家户户吃元宵,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,属于节日食俗。元宵的做法是以为基础,先拌馅料,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,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。然后把馅块放入大筛子里,倒上江米粉“”起来,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粉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,就成了元宵。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,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。吃元宵,兆示和和睦睦,团团圆圆,融融乐乐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观赏彩灯,所以又称灯节。这是继春节之后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。赏灯的习俗可以上追到汉代。汉代有腊月赏灯的习俗。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在正月十五。史载,唐睿宗景云二年(711年)正月十五夜,在安福门外做了一个二十丈高的灯轮,用锦绣加以装饰,挂上五万盏花灯,就象一株巨大的花树。到唐玄宗时,元宵节赏灯更为盛行。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朝都沿用唐代旧制。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夜,开市赏灯。官家与民同乐,以示歌舞升平。民国时期规定,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。十四日称为试灯,十五日称为正灯,十六日称为残灯,一直延续至今。各地花灯种类众多,而且家和家也有差别。旧时有的用萝卜雕成灯盏(现在大都用大小蜡烛),在元宵节晚上,散放在自家的大小屋内和院外的胡同,及村外的主要路口上。远远望去,灯光闪闪,如银河落地,别有情趣。元宵节晚上并有玩旱船、秧歌、高跷、竹马、骑毛驴、舞狮、灯会等文娱活动。每当夜幕降临,城镇沿街便灯火辉煌,火树银花,男女老幼争相观赏、品评,热闹异常,称为“闹元宵”。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尾声,也称为残灯。老百姓非常看重这一天。人们认为这一天是出去走动的好日子,群众称作“走百病”。这一天,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服装,走亲访友,农村有顺口溜说“跑一跑,不见老”“动一动,治百病”“走一走,人活九十九。”因此,活动不太方便的老年人也要架着出来走走路,以示儿女孝心。
       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二月二。新中国建国后,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,各行各业放假三天,各机关、学校、厂矿多举行团拜、慰问、联欢等庆祝活动,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。传统的春节礼俗已大大简化、淡化,多数家庭以看电视节目代替守岁,以走访致意表示拜年,时代色彩明显增强,但欢乐气氛有增无减。2008年6月,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       旧时正月里,新娶的媳妇头三年禁忌多,有“七不走,八不挪,九走死婆婆”的说法。即正月初七、初八、初九,十七、十八、十九,二十七、二十八、二十九这些日子里,新娶的未过三年的媳妇不能串亲访友地走动。过元宵节还有一种禁忌,就是新婚的媳妇,头三年不能在婆家过十五,说什么新媳妇“十五不观灯,观灯死公公。十五不见火,见火死婆婆”。因此,凡有这种习俗的地方,新媳妇必须回娘家去躲灯火。俗话说“闺女是娘身上的贴身小棉袄”。小棉袄,贴身,暖和。意思是女儿跟妈妈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,女儿可以跟妈妈撒娇,帮妈妈打理家务,陪妈妈说知心话,可尽情享受天伦之乐。女儿从小就没有男孩顽皮,又比较细心,又孝顺点,特别结婚后自己当妈妈后,会更加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苦心和不容易,女孩一般会比男孩更加善良、安静、体贴、善解人意。总能让你感到开心、贴心、舒心、让你省心。女儿时常给母亲的心灵按摩会让母亲温暖。只有女儿最疼妈妈,知道妈妈需要什么,知冷知热者,莫过于女儿,就是母女俩吵架,也当不住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。逢年过节,女儿总是想着母亲,常常挎了馍馍篮子看望母亲,并执意给母亲掏留下几个自家亲蒸的白面馍馍。因此,在旧时又有“闺女是个馍馍篮子”的说法。每逢女婿和闺女来看丈人和丈母娘时,丈母娘都给女婿做好吃的,在旧时也常动炸锅,为了闺女而心疼女婿,所以旧时有“丈母娘疼女婿没二心”之俗语。娘疼闺女,闺女疼娘,这是人之常情,世之常理,女婿也随了媳妇去孝顺丈母娘也是世之常规,女婿虽不像儿子那样对丈母娘养老送终,披麻戴孝,守灵摔老盆,但当丈母娘去世时要摆大祭,戴双孝帽,多次长揖奠拜,有的掉泪痛哭,多次都拉不起来,比-般人悲痛有甚,所以又有“一个女婿半个儿”之俗语。
       正月里串亲访友-直持续到二十前后,人们先走近亲,后走远亲。男人们多不挎篮子,往往肩背搭连,放上几个家蒸白面馍馍,-包点心,有时一天可串两家或几家,每到一家掏留礼品时,总是互尊互让,推推搡搡,挣挣夺夺,几十家亲朋走下来,搭连中的白面馍馍一个不少,-包点心也被撕夺得散碎不成包啦。
       旧时,三、六、九是皇帝临朝,大臣们上朝议事的日子,是吉祥日。因此,民间在外地工作、经商、或到外地探亲、访友、办事出行的时间,也多选在三、六、九,即正月初三、初六、初九,十三、十六、十九,二十三、二十六、二十九。以应吉祥、顺利、躲灾、避邪。(文/高廷伦 摄影/史奎华)
 

  (通讯员 高廷伦 史奎华)

   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

    最新更新

    视觉焦点

    新闻排行